《此去研途,俱是青云|这个学霸宿舍全员“研”值爆表!》——计算机学院6号组团B501宿舍全员上岸的奋斗故事

作者:柴守芬 部门审稿人: 摄影: 视频: 单位:计算机学院 发布时间:2025-04-29 投稿时间: 点击量:10

途星光:四人同行,顶峰相见

计算机学院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
6
号组团B501宿舍

黄日钧、贾凯皓、蒋杭朴、蒋罗凯全员考研上岸!


从课堂到图书馆,从宿舍讨论到深夜刷题,他们既是室友,更是战友。一年来,彼此扶持、共同成长,最终交出了四份耀眼的答卷:

  • 黄日钧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

  • 贾凯皓 大连海洋大学

  • 蒋杭朴 南京农业大学

  • 蒋罗凯 武汉理工大学


他们的“上岸”秘籍:坚持与陪伴

黄日钧:规划+坚持=破局之道


录取院校:桂林电子科技大学

“考研是场持久战,焦虑时就去跑步、听音乐。”

黄日钧将备考分为基础、强化、冲刺三阶段,每天雷打不动背单词、刷真题。他说:“合理规划是方向,咬牙坚持是答案。”

贾凯皓:每一步努力都算数


录取院校:大连海洋大学

 “按计划走,别慌!”清晨6:30背单词、下午啃专业课、深夜刷高数……贾凯皓用“稳扎稳打”对抗焦虑。他坚信:“想放弃时多坚持一天,就是突破。”

蒋杭朴:与自我较量的胜利者


录取院校:南京农业大学

“考研教会我如何面对压力。”蒋杭朴认为,信心和毅力缺一不可。即使进步缓慢,他仍坚持日复一日的积累:“量变终会引发质变。”

蒋罗凯:在孤独中野蛮生长


录取院校:武汉理工大学

“真正的成长藏在无人看见的坚持里。”从清晨7点到深夜11点,蒋罗凯与书本为伴,在崩溃边缘一次次站起:“熬过的苦夜,终将照亮前路。”


并肩作战:那些共同奋斗的时光

一张书桌、四把椅子,见证了他们无数次的激烈探讨;图书馆的灯光、操场的跑道,记录着汗水与鼓励。贾凯皓说:“焦虑时,室友的一句‘你能行’比什么都管用。”



结尾:此去研途,未来可期

“一个人可以走得快,一群人才能走得远。”

6B501宿舍用行动证明:考研路上,孤独与压力从不是一个人的战斗。彼此的鼓励、共同的节奏、深夜的陪伴,让他们在“研”途中互为灯塔。如今,四颗星子即将奔赴不同的远方,但这段并肩奋斗的青春,终会化作心底最坚实的力量。

愿此去乘风,青云直上;再相逢时,依旧光芒万丈!